糖尿病足有不同阶段的症状,早期有感觉异常(麻木、刺痛或灼痛)和外观改变(皮肤干燥);中期有皮肤颜色改变(苍白或发绀)和足部温度变化(足部发凉);晚期有溃疡形成、感染表现(红肿、发热、疼痛)和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各阶段症状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血管病变等相关,且不同情况的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
一、早期症状
1.感觉异常
麻木:糖尿病足早期常出现足部麻木感,这是由于糖尿病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纤维受损,影响了神经的感觉功能。在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神经退行性变可能更明显,长期高血糖环境进一步损伤神经。例如,一些长期患糖尿病的老年人,会感觉双脚像踩在棉花上一样,麻木感逐渐加重。
刺痛或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足部刺痛或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在夜间加重。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导致神经传导异常,产生异常的感觉信号。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的风险更高,刺痛或灼痛症状可能更早出现。
2.外观改变
皮肤干燥:足部皮肤变得干燥、脱屑,这是由于糖尿病影响了皮肤的汗腺功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增加。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较为常见,皮肤干燥可能进一步引发皮肤皲裂等问题。一些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体重因素导致足部局部皮肤受压等情况,加上高血糖对皮肤的影响,皮肤干燥症状可能更显著。
二、中期症状
1.皮肤颜色改变
苍白或发绀:足部皮肤可能出现苍白,这是因为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血液供应减少;或者出现发绀,是由于血液回流不畅,静脉淤血。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中期常见的病理改变,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增加,皮肤颜色改变可能更为明显。
2.足部温度变化
足部发凉:患侧足部温度低于正常肢体,这是因为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在男性糖尿病患者中,如果同时伴有高脂血症等情况,血管病变进展可能更快,足部发凉的症状会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三、晚期症状
1.溃疡形成
创面出现:足部皮肤出现溃疡,可发生在足底、足侧缘等部位。溃疡的形成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减退,患者不易察觉足部的微小损伤,加上血管病变导致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微小损伤逐渐发展为溃疡。对于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等其他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身体整体状况较差,溃疡更难愈合,且容易继发感染。
2.感染表现
红肿、发热、疼痛:溃疡部位周围组织出现红肿,局部温度升高,伴有明显疼痛。感染是糖尿病足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足部血液循环差,感染容易扩散。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会为细菌滋生提供良好条件,感染难以控制,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脓性分泌物等更严重的感染表现。
3.坏疽
干性坏疽:足部组织干燥、变黑,坏死组织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清楚。这是由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尚通畅,坏死组织水分流失较多。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较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下肢动脉硬化病史的患者,干性坏疽一旦发生,治疗难度较大。
湿性坏疽:足部组织湿润、肿胀,有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清。这是由于动脉和静脉同时受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合并感染,水分积聚。在糖尿病足合并有足部水肿等情况的患者中,湿性坏疽的发生风险较高,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引发全身感染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