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早期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现等典型症状,还可能有乏力、头晕等不典型症状,黄色瘤非高脂血症特有表现但可能是其体征,早发性角膜环多见于40岁以下人群且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现随病情进展可致相应器官缺血症状,乏力因血脂高致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头晕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不同人群在各症状的表现及相关因素上有差异
黄色瘤:是由于含有脂质的组织细胞在皮肤或肌腱部位沉积引起的。常见的有眼睑周围的黄色瘤,表现为眼睑部位出现橘黄色的小皮疹;肌腱黄色瘤多见于跟腱、手伸肌腱等部位,质地较硬。不过,黄色瘤并不是高脂血症特有的表现,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但它是高脂血症可能存在的一种体征表现。从年龄角度看,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黄色瘤,但不同年龄人群的发生机制和伴随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出现黄色瘤需要更仔细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脂质代谢异常等问题;对于老年人,可能与全身代谢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相关。从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出现黄色瘤的概率并没有明显的绝对差异,但可能在不同疾病背景下有不同的分布特点。
早发性角膜环:多见于40岁以下的人群,表现为角膜边缘出现灰白色的环,宽约1-2mm。这是因为角膜周围的脂质沉积导致,它是脂质代谢异常在眼部的一种表现。对于年轻人群出现早发性角膜环,需要高度警惕高脂血症的可能,因为年轻发病的角膜环往往与家族性高脂血症等遗传性脂质代谢紊乱关系更为密切。从生活方式角度,如果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角膜环出现的可能性,因为这些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脂质代谢紊乱。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现:当血脂长期升高,脂质在血管内膜下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症状。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会引起冠心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可能加重;脑动脉粥样硬化时,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出现偏瘫、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从病史角度,如果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病史,那么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现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对于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需要更加密切监测血脂情况,因为遗传因素使得他们的脂质代谢异常更容易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从年龄角度,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表现,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的弹性逐渐下降,脂质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但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中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高脂血症的不典型症状
乏力: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感。这是因为血脂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组织器官的供血供氧相对不足,从而引起身体的疲劳感。从生活方式看,如果患者本身缺乏运动,长期处于久坐状态,再加上高脂饮食,会加重乏力的症状,因为运动减少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使得血脂更难被代谢,进一步加重血液黏稠度等问题。从年龄角度,中老年人群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相对更容易出现乏力与高脂血症相关的情况,但年轻人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出现这种不典型表现。
头晕:除了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头晕外,高脂血症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也可能引起头晕。血液黏稠度增高,脑部的血液循环相对不畅,就会出现头晕的感觉。在性别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头晕与高脂血症关联的不同,但不同性别可能在引起头晕的其他伴随因素上有所不同。比如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时期,可能会因为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使得高脂血症引起头晕的表现有所不同。从病史角度,如果患者有长期高脂血症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病史,那么头晕等不典型症状出现的概率会更高,而且随着病史延长,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或出现其他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