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痛经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1.饮食调理
气滞血瘀者,可饮用玫瑰花茶,以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寒凝血瘀者,多吃温热性食物,如生姜、红糖、羊肉等,能温经散寒;气血虚弱者,多吃红枣、桂圆、阿胶等补气养血的食物;肝肾亏损者,可食用枸杞、黑芝麻、核桃等滋补肝肾的食物。
2.中药调理
根据不同证型选用方剂。气滞血瘀型可以使用血府逐瘀丸等药物,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寒凝血瘀型,可以使用艾附暖宫丸等,能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气血虚弱型,使用补中益气丸等药物,可补气养血、调经止痛;肝肾亏损型,使用杞菊地黄丸等,可以起到益肾养肝、调经止痛的作用,但是药物需遵医嘱进行合理的使用。
3.针灸治疗
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子宫等穴位。关元、气海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能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子宫穴为经外奇穴,直接作用于胞宫。通过针灸刺激这些穴位,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痛经症状。
4.推拿按摩
在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能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还可按摩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太冲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对痛经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