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的出现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碘代谢异常、药物影响、垂体或下丘脑病变等原因有关。
1、自身免疫损伤
常见的病因是桥本甲状腺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细胞破坏、激素合成减少,逐渐发展为永久性甲减,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2、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治疗
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术后,剩余腺体无法分泌足量激素;颈部放疗或碘-131治疗甲亢时,可能损伤甲状腺细胞,引发继发性甲减。
3、碘代谢异常
长期缺碘地区居民因原料不足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时可发展为甲减;而碘过量(如过量食用海带、紫菜或含碘药物)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诱发药物性甲减。
4、药物影响
锂盐(用于精神疾病)、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及某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或释放,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甲减,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5、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垂体肿瘤、炎症或手术损伤导致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或下丘脑病变引发TRH分泌不足,均可间接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称为中枢性甲减。
甲减需通过抽血检测TSH、游离T4等指标确诊,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若出现乏力、畏寒、体重增加或皮肤干燥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前往内分泌科复诊,避免延误治疗引发心包积液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