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出现头晕、脑胀、站不稳症状,需要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法治疗。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减轻焦虑情绪。例如引导患者认识到自身对头晕等症状过度担忧的不合理认知,通过放松训练、暴露疗法等缓解焦虑,从而减轻躯体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认知行为疗法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年轻人理解能力较强,可更深入探讨认知模式的改变;老年人则需更耐心、通俗易懂地讲解。
2.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不同药物的适用人群有差异,例如苯二氮类起效快,但有成瘾性风险,老年人使用时需警惕跌倒风险;SSRI和SNRI安全性较好,但起效相对较慢。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需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可能过敏的药物。
3.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对于焦虑症患者非常重要。睡眠不足会加重焦虑及头晕等躯体症状。不同年龄段对睡眠时间需求不同,一般成年人需7-8小时,老年人可能略少,儿童青少年则需更多。
4.适度运动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增强身体素质。但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调整,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避免剧烈运动。
平时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这些可能加重焦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