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表现有活动过多,幼儿期过度奔跑攀爬等且易引发意外,学龄期课堂难安静、小动作多影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易被干扰、作业耗时质量差,游戏中难专注于任务;冲动任性,社交行为中不经思考打断他人、排队易插队、凭冲动做事不顾后果。
一、活动过多
1.幼儿期表现:幼儿阶段多动症状常体现为过度奔跑、攀爬,难以安静玩耍,比如不停地在室内外跑动、爬上爬下,即使是需要安静的亲子互动游戏也难以长时间参与,常因这种过度活动可能引发磕碰等意外情况,需家长格外留意其活动范围与安全边界。
2.学龄期表现:进入学校后,活动过多表现为课堂上不能安静坐着,频繁扭动身体、离开座位,小动作不断,如玩铅笔、摆弄橡皮等,难以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影响正常学习秩序,与同龄安静听课的孩子形成明显对比。
二、注意力不集中
1.学习活动中:在完成作业时,极易被外界细微声响、光影等干扰,出现东张西望的情况,不能持续集中精力解题,常常写一会儿就去做其他无关事情,导致作业耗时过长且质量不佳,影响学习效率,在课堂听讲时也难以紧跟老师思路,错过重要知识点。
2.游戏互动时:参与游戏活动时同样难以保持专注,比如玩拼图游戏,刚投入一会儿就被其他新奇事物吸引,无法深入完成一个完整的游戏任务,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沉浸于游戏过程中去探索和完成目标。
三、冲动任性
1.社交与行为方面:与人交流互动时,常不经思考就打断别人讲话,不能耐心等待轮到自己发言,在集体活动中缺乏规则意识,比如排队等待时迫不及待插队,不顾及他人感受和排队秩序,做事往往凭一时冲动,不考虑后续可能产生的后果,例如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立刻索要,不管此时是否处于公共场合或是否已经有其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