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表现为躯体上难以保持安静、扭动不安等躯体活动过多,因行为冲动常打断干扰他人,且因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有头无尾、频繁转换活动,分别受自身神经发育、大脑冲动控制区域及注意力相关神经认知功能异常影响。
一、躯体活动过多
儿童多动症患儿在躯体活动方面表现显著,在座位上难以保持安静,常出现扭动不安、squirming等情况,无法长时间安静坐着,手脚小动作频繁,如不停地玩手指、摆弄衣角等。且喜欢离开座位跑动、攀爬,在教室等需要安静的场合也难以克制,例如课堂上经常无故离开展示自己“活跃”的状态,这种躯体活动的过度表现与正常儿童的适度活动有明显区别,是多动症活动过多的典型外在体现之一,受患儿自身神经发育特点影响,导致无法像正常儿童般控制躯体的安静状态。
二、行为冲动性引发的活动表现
由于行为冲动,患儿往往缺乏耐心,不能等待。在集体活动或日常场景中,常表现为打断或干扰他人,比如在排队等待时迫不及待地往前挤,不顾及排队秩序;别人正在说话时会随意插嘴,不顾及交流的正常节奏。这种行为冲动导致的活动表现是多动症活动过多在社交行为及互动中的突出体现,与患儿大脑中负责冲动控制的神经区域发育异常相关,使得他们难以遵循社会规则和他人的行为节奏来规范自身活动。
三、注意力不集中伴随的活动特点
尽管活动过多,但因注意力不集中,患儿做事常呈现有头无尾的状态,频繁转换活动。例如开始做作业后,没一会儿就被其他事物吸引,跑去玩玩具等;在参与游戏或其他活动时,也会频繁分心,无法专注于一项活动持续进行。这是因为多动症患儿的注意力维持功能存在缺陷,使得他们在进行活动时不能稳定聚焦,从而表现出活动的无序性和频繁转换,受其注意力相关神经认知功能异常影响,导致在活动过程中难以保持专注进而引发活动状态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