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表现为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全身怕冷四肢不温,消化上有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大便稀溏等,舌脉见舌质淡、舌苔白、脉象沉迟,儿童长期脾胃虚寒可致生长发育缓慢,老年易受寒冷刺激且恢复慢,妊娠期可影响自身及胎儿营养供应。
一、胃脘部症状表现
脾胃虚寒者常出现胃脘部隐痛,疼痛性质为隐隐作痛,且有喜温喜按的特点,即腹部靠近温暖的物体或用手按压胃脘部时疼痛可缓解,此乃因脾胃阳虚,寒邪凝滞,得温得按则阳气稍得舒展,寒邪暂散,故疼痛减轻。
二、全身怕冷表现
患者会有怕冷的感觉,四肢不温较为常见,由于脾胃阳气不足,无法充分温养四肢百骸,致使四肢末端温度偏低,即便处于温暖环境中,也可能自觉四肢发凉。
三、消化功能相关症状
1.食欲不振与食量减少:因脾胃虚寒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得受纳和腐熟水谷的能力下降,所以患者对食物的欲望降低,进食量减少;儿童若脾胃虚寒,可能表现为进食少量食物后就出现明显腹胀,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女性脾胃虚寒可能因气血生化不足,影响月经,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等。
2.进食后腹胀:食物摄入后,脾胃难以正常运化,导致食物停滞在胃脘部,从而出现腹胀的症状。
3.大便稀溏:大便质地稀薄,排便次数可能增多,这是因为脾胃虚寒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水湿下注肠道,致使大便溏薄。
四、舌脉表现
舌质淡,舌苔白,脉象沉迟。舌质淡是阳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的体现;舌苔白多主寒证;脉象沉迟则反映体内有寒、阳气不足,脉搏搏动迟缓。不同人群中,儿童脾胃虚寒时,除上述症状外,还需特别注意其生长发育情况,若长期脾胃虚寒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老年人群脾胃虚寒可能更容易受外界寒冷刺激影响,症状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需注意保暖及饮食调理;妊娠期女性脾胃虚寒可能影响自身营养状况及胎儿的营养供应,需谨慎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