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治疗包括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适当足部拉伸锻炼、肥胖者控体重,物理治疗有超声波促进血液循环、热敷促血管扩张,使用定制足弓矫形器改善力学结构;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对症止痛但儿童忌用、老年人注意风险;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者且需评估手术风险。
一、非药物治疗
1.休息与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足跟部过度负重。可适当进行足部拉伸锻炼,如坐姿下用手轻柔拉伸脚趾向足底方向,每次保持15-30秒,每天多次,以维持足部肌肉柔韧性,缓解足跟压力。对于肥胖人群,需通过合理饮食等方式控制体重,减轻足跟承受的额外负荷。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促进足跟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一般每周进行2-3次,每次治疗时间根据设备及病情调整,通常10-15分钟,连续治疗数周可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热敷:采用温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足跟部,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能促进局部血管扩张,缓解疼痛不适,但皮肤感觉迟钝的人群(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需注意避免烫伤。
3.矫形器使用:定制适合的足弓矫形器,可改善足部力学结构,分散足跟压力,对于长期站立工作或有足弓异常的人群尤为重要,需根据个体足部形态定制,定期评估矫形器使用效果并适时调整。
二、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症缓解疼痛,如存在明确的炎症反应时可短期使用,但儿童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其可能对儿童的胃肠道、肾脏等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胃肠道出血等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足跟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足跟骨刺切除术等,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术后复发等,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后谨慎决策,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人群,需综合考量手术收益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