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一种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降低而引起的疾病,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冬春季发病较多。其临床特征为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抽搐,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方法包括急救处理、钙剂治疗和维生素D治疗。预防方面应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每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根据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特征,当血钙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会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以下是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一些重要信息:
1.惊厥:
典型发作:突然发生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颤动,神志不清,发作时间可短至数秒,或长达数分钟以上。
发作次数:可数日或一日发作数次,甚至1日多次发作。
发作时间: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
2.喉痉挛:
喉部肌肉及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鸣。
严重时可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3.手足抽搐:
突发手足痉挛,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贴近掌心,足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此外,冬春季发病较多,由于患儿晒太阳少,维生素D摄入不足,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导致血钙降低。
对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需要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包括:
1.急救处理:立即吸氧,喉痉挛者须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进行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2.钙剂治疗: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时间不少于10分钟,以防血钙骤升导致心跳骤停。
3.维生素D治疗:惊厥停止后,可口服维生素D预防复发。
在预防方面,应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每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对于早产儿、双胎或人工喂养儿,可于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IU/日。
总之,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儿的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如果您对婴儿的健康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