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细菌感染致咳需医生据病情用抗生素等,病毒感染多对症,过敏性咳嗽要尽量避过敏原并遵医嘱用抗过敏药,非药物可调节室内湿度、让儿童多喝温水、适当拍背排痰,婴儿咳嗽勿自行用药需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儿童要遵其治疗方案谨慎选药。
一、感染性咳嗽相关药物及处理
若儿童咳嗽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肺炎链球菌等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可能需使用抗生素,但需由医生依据患儿具体病情判断,常见抗生素有青霉素类等,但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不首选抗病毒药物针对病因治疗,而是针对咳嗽等症状进行处理。
二、非感染性咳嗽相关情况
若儿童咳嗽是过敏性因素导致,如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过敏性咳嗽,首先需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但儿童使用抗过敏药物需谨慎评估,因为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药物的耐受及代谢等情况不同。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空气湿度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适宜的湿度环境有助于缓解儿童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从而减轻咳嗽症状,例如可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2.补充水分:让儿童适当多喝温水,温水能够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进而缓解咳嗽不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少量多次饮水。
3.拍背排痰:对于能够配合的年龄较大儿童,家长可在其咳嗽时适当进行拍背,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从下往上、从外往内轻轻拍打背部,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群体:婴儿咳嗽时家长切勿自行盲目用药,因为婴儿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能力与成人不同,自行用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应及时带婴儿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后给予恰当处理。
2.有基础疾病儿童:若儿童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如哮喘患儿出现咳嗽症状时,需严格遵循其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来处理咳嗽问题,并且在选择药物时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发作或加重的药物,用药前需告知医生儿童的基础疾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