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主要表现为运化功能减弱致食欲不振等,脾阳虚在脾气虚基础伴畏寒肢冷等阳虚表现,脾虚气陷是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致脏器位置维系失常,脾不统血是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致便血等出血情况。
一、脾气虚相关症状
脾气虚主要表现为运化功能减弱,常见食欲不振,患者自觉进食量少,进食后胃脘部有胀满感;大便溏稀,质地不成形,排便频率可能无明显增多但性状偏稀;神疲乏力,患者常感疲倦,活动耐力下降,精神状态欠佳;面色萎黄,面部色泽偏黄且无光泽;舌象可见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多为缓弱。儿童脾气虚时可能出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毛发稀疏发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影响生长发育。
二、脾阳虚相关症状
脾阳虚是在脾气虚基础上伴有阳虚表现,除脾气虚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外,还会有畏寒肢冷,患者自觉怕冷,尤其肢体末端如手脚发凉,得温则舒;腹痛喜温喜按,腹部疼痛时用温热物品热敷或按压腹部可缓解疼痛;大便清稀,甚至完谷不化,即大便中可见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舌象表现为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女性脾阳虚可能影响月经,出现月经量少、色淡等情况,且易受寒后症状加重。
三、脾虚气陷相关症状
脾虚气陷主要是脾气虚弱,升举无力,导致脏器位置维系失常,常见脘腹重坠作胀,患者自觉胃脘部及腹部有重坠感,久站、劳累后加重;久泻脱肛,反复出现腹泻,同时伴有肛门坠胀感,严重时直肠黏膜或肛管脱出肛门外;子宫脱垂,女性可出现子宫位置下移,自觉有下腹坠胀感;舌象可见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弱。儿童脾虚气陷可能影响正常的脏腑功能协调,导致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相关脏器位置异常的潜在风险。
四、脾不统血相关症状
脾不统血是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导致血液不循常道,常见便血,大便中带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尿血,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月经过多,女性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明显增多;崩漏,表现为非经期的大量阴道出血或持续淋漓不尽;舌象可见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细弱。老年人群脾不统血时,由于体质相对较弱,出血情况可能更易发生且恢复相对缓慢,需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