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用眼环境需保持室内光线适宜并保持眼睛与电脑屏幕合适距离,调整用眼习惯要遵循20-20-20原则等,眼部保健可进行眼周穴位按摩、热敷(无炎症时)、眨眼训练,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的食物,儿童需控用眼时间并多户外活动,老年人要定期检查且饮食均衡,长期用电子设备者增眨眼频率可用人工泪液,眼部疾病史人群需遵医嘱护眼。
一、改善用眼环境
保持室内光线适宜,避免过强或过暗光线刺激眼睛,工作或学习时可使用带有防蓝光功能的灯具,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一般建议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50~70厘米左右距离,确保光线均匀无频闪。
二、调整用眼习惯
遵循20-20-20原则,即连续用眼20分钟后,远眺至少6米外物体20秒以上,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时休息;保持正确用眼姿势,如阅读时书本与眼睛保持33厘米左右距离。
三、眼部保健方法
眼部按摩: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摩眼周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等),每次5~10分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热敷:用40~45℃温热毛巾敷眼,每次10~15分钟,缓解眼部肌肉紧张,但眼部有炎症或感染时不宜热敷;
眨眼训练:频繁眨眼可使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表面,保持眼睛湿润,每次可进行10~15次眨眼练习。
四、饮食调节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蓝莓、玉米等。其中,维生素A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维生素C、E具抗氧化作用保护眼睛,叶黄素可过滤有害蓝光、保护视网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控制用眼时间,家长监督引导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
老年人:眼疲劳可能与眼部退行性病变相关,除上述护眼方法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饮食中保证营养均衡,补充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
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人群:适当增加眨眼频率,可使用不含防腐剂或低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缓解干涩,但需遵医嘱;
眼部疾病史人群:如干眼症、青光眼等,需在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上护眼,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采用不恰当护眼措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