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呛奶时立即面朝下趴在施救者膝盖呈头低脚高姿势利用重力促奶液流出,轻度呛奶呼吸顺畅可观察并清理口鼻残留奶液,重度呛奶呼吸困难等需打急救并心肺复苏,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还应避免婴儿哭闹剧烈时喂奶、采用45度斜角抱喂等正确姿势、合理控制喂奶量与流速,喂奶后拍嗝,早产儿等有基础病婴儿呛奶更需谨慎就医并遵医嘱加强护理。
一、立即采取正确体位
当婴儿呛奶咳嗽时,应立即将婴儿面朝下,使其趴在施救者膝盖上,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利用重力促使奶液流出,避免进一步呛入气道。此体位适用于大多数轻度呛奶情况,能有效借助重力帮助排出气道内的奶液。
二、观察呼吸等情况并分情况处理
1.轻度呛奶(呼吸顺畅、咳嗽逐渐缓解):若婴儿呛奶后呼吸平稳,咳嗽逐渐减轻,可继续观察其面色、呼吸等状况,同时清理婴儿口鼻处残留奶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2.重度呛奶(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一旦婴儿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无法啼哭或呼吸微弱等严重情况,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呛奶后应及时清理婴儿口鼻内的分泌物,可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擦拭,确保呼吸道无阻塞,防止因奶液残留导致再次呛咳或窒息风险。
四、调整喂养方式预防再次呛奶
喂奶时机:避免在婴儿哭闹剧烈时喂奶,此时婴儿呼吸不规则,容易吸入奶液引发呛奶。
喂奶姿势: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如抱起婴儿呈45度斜角喂奶,奶瓶喂养时确保奶液充满奶嘴,避免空气吸入。
喂奶量与流速:根据婴儿月龄合理控制喂奶量,避免一次喂奶过多;奶瓶喂养时注意控制奶液流速,可选择孔洞大小合适的奶嘴,防止流速过快导致呛奶。
喂奶后拍嗝:喂奶后将婴儿竖起,头部靠在肩部,轻轻拍打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减少吐奶呛奶的发生概率。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早产儿、有先天性心肺疾病或消化道畸形等基础疾病的婴儿,呛奶风险更高。此类婴儿一旦发生呛奶,应更加谨慎处理,立即就医评估,并在日常喂养中加强护理,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的喂养方式,密切观察婴儿吃奶后的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就医,确保婴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