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干预包括避免引发症状的重复性动作,急性期冰敷、慢性期热敷,进行握力训练和前臂伸展运动;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特殊人群有用药禁忌;儿童需专业人士指导康复训练且用非甾体遵医嘱,孕妇用药咨询医生,老年人用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且康复训练强度适中。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休息与制动:患者需避免引发症状的重复性动作,如网球肘患者应减少打网球等过度使用前臂伸肌的活动,鼠标肘患者需降低频繁使用鼠标等导致前臂屈肌过度劳累的行为。不同年龄段人群均需重视,儿童若因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出现鼠标肘,需严格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长;老年人若因长期劳作患网球肘,要避免过度体力活动。
2.物理治疗
冰敷:急性期(症状突发48小时内)用冰袋局部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通过降低局部组织温度、收缩血管以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缓解疼痛肿胀,但需注意冰袋需包裹毛巾后再接触皮肤。
热敷:慢性期(症状持续超48小时)采用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利用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与组织修复。
3.康复训练
握力训练:借助握力器等工具进行握力练习,增强手部及前臂肌肉力量,成人可逐步增加训练强度与时间,儿童需选用合适阻力握力器,避免过度用力致肌肉损伤。
伸展运动:开展前臂伸展动作,如将手掌向身体方向弯曲,拉伸前臂伸肌或屈肌,每次保持15-30秒,重复多次,不同年龄人群伸展幅度可依自身情况适度调整,老年人伸展幅度不宜过大。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如布洛芬等,但特殊人群需注意用药禁忌,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有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三、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患者: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避免错误动作加重损伤,且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因儿童机体代谢与成人不同,随意用药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孕妇:使用药物需咨询医生,因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需权衡药物治疗益处与潜在风险。
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疾病,使用药物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康复训练强度要适中,避免因训练过度引发其他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