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休息,增加户外活动时长因阳光蓝光可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助预防近视,营造适宜光线环境读写时保证光线充足均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摄入有益眼部营养食物,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尤其儿童青少年群体。
一、合理安排用眼时间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例如连续进行近距离视物(如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30-40分钟后,应休息10分钟左右,可通过远眺(注视5米以外的远景)或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从而降低近视发生风险。
二、增加户外活动时长
研究显示,每天户外活动时长达到2小时以上,能有效降低近视眼的发生概率。因为阳光中的蓝光可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该物质有助于抑制眼轴的异常伸长,进而对近视起到预防作用,所以应鼓励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如在课余时间多进行户外运动、散步等。
三、营造适宜光线环境
读写时需保证光线充足且均匀,避免光线过强或过暗。建议使用无频闪、色温处于4000-5000K的台灯,以营造舒适的视觉环境,减轻眼部不适和疲劳,防止因光线不佳导致近视风险增加。
四、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睛距离书本约33厘米、胸口距离桌沿一拳、手指距离笔尖一寸。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可减少眼部的过度调节,维持正常的眼部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助于预防近视眼的形成。
五、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及代谢,儿童青少年应保证每天10-14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眼部组织的修复和正常发育,降低近视发生几率。
均衡饮食:饮食中应摄入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维生素C(如橙子)、维生素E(如坚果)、叶黄素(如蓝莓)及锌等营养素的食物,这些营养素对眼部健康有益,可维持眼部正常的生理功能,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六、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群体,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查,以便及时察觉视力变化情况。若发现视力异常,能尽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防止近视进一步发展。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家长需密切监督其用眼习惯,并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并注意调整屏幕距离和亮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