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因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环境改变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经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等确诊,非药物干预可通过保持外阴清洁(温水清洗、勤换暴晒内裤)、调整生活方式(保证睡眠、避免辛辣食多吃蔬果),药物治疗需遵医嘱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孕妇要关注妇科健康、谨慎用药、定期产检及保持良好生活卫生习惯降低患病风险。
一、了解霉菌性阴道炎的基本情况
霉菌性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怀孕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内环境改变,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二、就医检查与诊断
怀孕后出现疑似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如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且呈豆腐渣样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妇科检查以及白带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通过白带常规检查可以看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等特征性表现。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持外阴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水温不宜过高,一般30~35℃较为适宜。清洗时要注意由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
勤换内裤,内裤应选择棉质、宽松的,每天更换,洗净后最好在阳光下暴晒,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
2.调整生活方式:
孕期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睡眠7~8小时,良好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外阴瘙痒等症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菜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四、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如果病情需要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药物。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局部使用抗真菌的阴道栓剂等。但孕妇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五、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整个孕期都要特别关注自身的妇科健康。由于孕期身体的特殊性,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所以一旦发现患有霉菌性阴道炎,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处理。同时,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状况。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