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首先体重不增随后下降,皮下脂肪减少顺序为腹部等且测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4cm提示脂肪明显减少,身高也受影响;初期烦躁后渐精神萎靡等;消化系统食欲减退等,免疫系统易患感染性疾病且不易痊愈,循环系统严重时心率等有变化,泌尿系统有尿量等异常;婴幼儿因喂养不当易患,患慢性病小儿需在治基础病时循序渐进补充营养。
一、体格生长表现
小儿营养不良首先表现为体重不增,这是早期的重要信号,随后体重逐渐下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标准。皮下脂肪减少是特征性改变,其减少顺序通常为腹部(最早受累)→躯干→臀部→四肢→面部(最后受累),通过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辅助评估,如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4cm提示脂肪明显减少。同时,身高增长也会受影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身高标准曲线,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二、精神状态表现
初期小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反应稍显迟钝,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转为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三、各系统功能表现
1.消化系统:患儿食欲明显减退,甚者出现拒食,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可伴有腹胀、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长期如此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
2.免疫系统:由于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小儿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等,且感染后不易痊愈,病程较长。
3.循环系统:严重营养不良时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音低钝等表现,这是因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容量减少等。
4.泌尿系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可能出现障碍,表现为尿量增多,但尿比重降低等,长期可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四、特殊人群及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高,若喂养不当(如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辅食添加不合理等)易发生营养不良。家长需密切关注婴幼儿的体重增长、进食情况等。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小儿,本身存在营养消耗增加或吸收障碍的情况,更易出现营养不良,需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注重营养的合理补充,且补充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