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需立即适当固定涵盖骨折处上下关节保持相应功能位,有伤口要清洁干燥防感染定期观察,早期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康复锻炼,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食物忌辛辣油腻烟酒,儿童骨折需密切关注复位避免过度固定,老年人要防跌倒加强钙与维生素D补充康复温和渐进,孕妇用药谨慎锻炼遵医嘱,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血糖保障稳定。
一、骨折后的固定与制动
骨折发生后应立即采取适当固定措施,避免骨折部位进一步移位加重损伤。使用夹板、石膏或支具等固定器材时需确保正确放置,固定范围应涵盖骨折处上下关节,维持骨折部位稳定。不同部位骨折固定要求有别,例如上肢骨折固定多需保持功能位,下肢骨折固定则常需伸直位,以保障后续恢复的基本功能位势。
二、伤口护理
若骨折伴有伤口,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水以防感染。应定期观察伤口状况,如出现渗血、渗液、红肿、发热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换药等操作务必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防止细菌侵入影响骨折愈合进程。
三、康复锻炼
早期在医生指导下开展康复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依据骨折恢复阶段逐步调整强度与难度。骨折初期以肌肉收缩舒张练习为主,中期增加关节活动度练习,后期则进行负重及功能恢复练习。不同骨折部位康复锻炼侧重点不同,例如四肢骨折与脊柱骨折的康复锻炼方式存在差异。
四、饮食营养
骨折后需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利于组织修复,钙是骨骼修复的关键原料,维生素C、D等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可多食用瘦肉、鱼类、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同时应戒烟限酒,因吸烟饮酒可能干扰骨折愈合过程。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骨折后生长潜力大,但愈合快且具塑形能力,需密切关注复位情况,固定应适当,避免过度固定影响其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骨折后愈合能力弱,骨质疏松风险高,需注重预防跌倒以防再次骨折,加强钙与维生素D的营养补充,康复锻炼宜温和渐进。
孕妇:孕妇骨折后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康复锻炼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影响胎儿健康。
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骨折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与骨折修复,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及治疗规范,保障血糖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