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护理需维持病房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并留意患者生命体征及骨折部位情况,依骨折部位采取恰当体位并定时更换防压疮,保证饮食营养均衡且多饮水,指导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及做肢体运动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按恢复阶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并关注心理状态,老年患者防跌倒康复循序渐进,儿童患者康复轻柔遵儿科原则,有基础病史者分别注意控制血糖或平稳康复。
一、骨折后的一般护理
1.1需维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且温度湿度适宜,为患者营造利于休养的空间,保证患者能得到良好休息;1.2要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骨折部位状况,如有无出血增多、肿胀明显加剧等异常情况,若发现异常需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二、体位护理
2.1依据骨折部位不同采取恰当体位,例如四肢骨折患者应抬高患肢,借助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从而减轻肿胀;2.2需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一般每隔2-3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引发压疮。
三、饮食护理
3.1保证患者饮食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钙及维生素的食物,像牛奶可补充钙,鱼虾富含蛋白质,新鲜蔬果能提供维生素,这些都有助于骨折愈合;3.2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ml左右,以此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
四、并发症预防
4.1为预防肺部感染,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咳痰训练,并且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4.2为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开展肢体肌肉的收缩舒张运动,例如足背屈伸运动等,促进血液循环。
五、康复护理
5.1根据骨折恢复阶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早期可进行小范围关节活动,后期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5.2康复过程中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由于骨折康复周期较长,患者易出现焦虑等情绪,需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康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6.1老年骨折患者:需特别防范跌倒风险,日常活动时要有专人陪同,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因过度活动加重损伤;6.2儿童骨折患者:康复护理要更加轻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进行过度剧烈的活动,防止影响骨骼正常发育;6.3有基础病史的骨折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骨折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保证骨折部位营养供应利于愈合,同时要关注血糖变化对骨折恢复的影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骨折患者,康复训练要平稳,避免因剧烈运动诱发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