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临床表现
近视眼有多种临床表现,视力下降表现为远视力降低近视力正常,视疲劳表现为眼睛酸胀等且与用眼方式、家族史有关,眼球改变包括眼轴变长和眼底改变,还有暗处视力下降、代偿头位等其他表现,生活方式如户外活动等会影响其发生发展。
一、视力下降
近视眼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远视力降低,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而近视力一般正常。这是因为近视眼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视力下降程度有所差异,轻度近视眼可能远视力轻度降低,而高度近视眼远视力可显著下降,甚至仅能辨认眼前手动或光感。年龄方面,儿童青少年时期若长期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生活方式易引发近视眼导致视力下降,比如每天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姿势不正确等都可能促使近视发生发展使视力下降。
二、视疲劳
部分近视眼患者会出现视疲劳症状,表现为眼睛酸胀、疼痛、干涩、异物感等,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近视眼患者为了看清物体往往需要更多地动用调节功能,长期过度调节容易引起眼内肌肉痉挛,进而导致视疲劳。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发生视疲劳的概率不同,比如长期从事精细用眼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视疲劳。病史方面,有近视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在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下出现视疲劳相关表现。
三、眼球改变
1.眼轴变长:近视眼患者尤其是中高度近视眼患者,眼球的前后径会变长,通过眼科检查如眼轴测量可发现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年龄较小的儿童若近视进展快,眼轴变长速度可能更快,因为儿童的眼球仍处于发育阶段,不良用眼等因素更易导致眼轴过度生长。
2.眼底改变:高度近视眼可能会出现眼底改变,如豹纹状眼底,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变薄,使脉络膜血管暴露呈现豹纹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黄斑病变、视网膜萎缩、视网膜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等,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年龄较大的高度近视眼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风险相对更高,有近视病史且未良好控制度数的人群更易出现眼底改变。
四、其他表现
有些近视眼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一些伴随表现,比如在暗处视力下降相对更明显,这与近视眼患者的屈光状态改变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代偿头位,为了看清物体而采取特殊的头位姿势,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生活方式中如果缺乏户外活动等也可能影响近视眼相关表现的发生发展,比如户外活动少的儿童近视眼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相关临床表现可能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