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首先表现为体重增长异常、皮下脂肪按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顺序减少且身高受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致进食吸收差,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且难愈,神经系统有精神萎靡等表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有代谢改变,婴儿期、有基础病或喂养不当、挑食偏食、有慢性疾病的儿童易出现需关注营养状况及调整相关情况。
一、体格生长相关症状
儿童营养不良首先表现为体重增长异常,早期体重不增,随病情进展体重逐渐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是重要特征,皮下脂肪消耗顺序有规律,先累及腹部,表现为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变薄,随后依次是躯干、臀部、四肢,最后累及面部,面部皮下脂肪减少会使患儿呈现老人貌。同时,身高增长也会受影响,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标准值,反映骨骼生长发育受阻。
二、身体功能相关症状
(一)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功能出现紊乱,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使得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患儿可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形成恶性循环。
(二)免疫系统
由于营养不良,儿童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均受影响,表现为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且感染后不易痊愈,病程较长。
(三)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方面,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营养不良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维持。
三、代谢相关症状
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会出现一系列代谢改变。血清蛋白水平下降,可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发现相关指标异常。同时,机体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均会发生紊乱,能量代谢出现负平衡,机体消耗自身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以维持基本生理功能,但长期如此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四、不同年龄及特殊情况的体现
对于婴儿期儿童,营养不良可能更早出现体重不增,且由于婴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不良对其后续生长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喂养不当病史的儿童,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需要特别关注这类儿童的营养状况监测。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挑食、偏食的儿童患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家长应注意调整其饮食结构。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由于基础疾病消耗能量等因素,更易出现营养不良,需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注重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