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治疗包含保守治疗的镇痛、用多头胸带等固定及呼吸管理,手术适用于多根多处骨折等情况且方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儿童骨折多保守治疗要选合适固定材料,老年患者保守防卧床并发症且手术需评估全身状况,孕妇优先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康复需进行呼吸功能和胸廓活动度训练且循序渐进。
一、保守治疗
1.镇痛处理: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发挥镇痛作用,需注意不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及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关注胃肠道黏膜保护。
2.胸廓固定:采用多头胸带、弹性胸带等外固定方式,目的是限制骨折端异常活动,减轻疼痛。对于儿童患者,因骨质柔韧,需选择柔软且松紧适宜的固定材料,避免影响胸廓正常发育;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时,固定力度要适中,防止固定过紧加重局部压迫。
3.呼吸管理: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肋骨骨折可能导致患者呼吸浅快,尤其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肺部疾病者,呼吸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指导患者深呼吸、吹气球等方式,维持肺通气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适用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骨折端明显移位压迫肺组织影响呼吸、合并严重内脏损伤等情况。例如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壁反常呼吸运动,严重影响肺通气时需手术固定。
2.手术方式:主要为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手术恢复胸廓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手术时需综合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如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能否耐受手术,孕妇则需权衡手术对胎儿的影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肋骨骨折因骨质柔韧,多采用保守治疗,固定时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及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胸廓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皮肤情况,预防压疮。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保守治疗时需注意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度床上活动;手术治疗时需全面评估全身状况,包括心脑血管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
3.孕妇:孕妇肋骨骨折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小的保守治疗,镇痛时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对胎儿的风险,必要时多学科会诊制定方案。
四、康复治疗
骨折恢复过程中需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以增强肺通气量;适度开展胸廓活动度训练,促进胸廓功能恢复,但需注意训练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端再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