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痛是肋间神经受不同原因损害致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病因有继发性的脊柱病变、感染因素等,临床表现为相应部位带状疼痛及相关加重情况,诊断靠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治疗,特殊人群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孕妇权衡对胎儿影响选安全方式、老年人考虑基础疾病选合适措施且关注身体状况等。
一、定义
肋间神经痛是指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受到损害,从而出现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二、病因
(一)继发性病因
1.脊柱病变: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可累及肋间神经,导致神经受压或受损,引发肋间神经痛。例如,胸椎骨质增生可能会压迫周围的肋间神经,影响神经正常功能。
2.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肋间神经,可引起神经炎症,进而导致肋间神经痛,通常在带状疱疹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灼痛或放射性疼痛,在咳嗽、深呼吸、打喷嚏或身体转动等情况下,疼痛可能会加重,疼痛区域常沿肋间神经走行分布。
四、诊断
(一)症状与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规律等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如检查肋间神经走行区域有无感觉异常、压痛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肋间神经痛。
(二)辅助检查
必要时可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胸椎X线、CT或MRI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胸椎病变等导致肋间神经受损的因素;对于怀疑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可进行疱疹病毒相关检测等。
五、治疗
(一)针对病因治疗
若是由胸椎病变等导致,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比如胸椎结核可能需要抗结核治疗,胸椎肿瘤可能需要手术或放化疗等;若是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需进行抗病毒等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肋间神经痛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手段,如物理治疗等,需谨慎使用可能有不良反应的药物,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明确安全性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儿童的耐受情况及病情变化。
(二)孕妇
孕妇出现肋间神经痛时,治疗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如在医生评估后可谨慎采用物理治疗等方法,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三)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治疗肋间神经痛时要考虑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注重保障老年人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