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针对无明显移位稳定型及全身状况差不适合手术者,用皮肤或骨牵引维持复位并定期复查X线,术后严格制动防并发症;手术内固定适用于年龄较轻移位不明显可耐受手术者,术后观察愈合防过早负重,人工关节置换针对老年移位明显等,术后防假体并发症,老年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术后加强护理,年轻患者内固定后定期随访关注愈合及心理。
一、非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针对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全身状况差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等。通过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维持骨折复位,皮肤牵引适用于儿童及老年患者等,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1/10;骨牵引适用于成人有移位的骨折等,牵引重量根据骨折情况调整。牵引过程中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对线情况,确保复位良好。
2.术后护理:严格制动,患者需卧床休息,患肢避免负重。同时需注重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压疮(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二、手术治疗
(一)内固定手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年龄相对较轻、骨折移位不明显、全身状况可耐受手术的患者,如年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切开或闭合复位后,采用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骨折端,手术中要确保骨折解剖复位,以利于骨折愈合。
2.术后管理:术后需密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早期进行适度康复锻炼,但要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监测骨折对位及愈合进程,若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等情况需及时处理。
(二)人工关节置换术
1.适用情况:主要针对老年患者,尤其是骨折移位明显、全身状况较好但无法耐受长期卧床及内固定失败风险高的患者,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相对简单,恢复较快;全髋关节置换则能提供更稳定的关节功能,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预防假体相关并发症,如感染(保持切口清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脱位(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及活动方式,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等动作)。康复过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患肢负重及活动范围。
三、特殊人群考虑
1.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风险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术后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切口恢复情况,注重预防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康复过程中需家人协助并监督,确保患者遵循康复计划。
2.年轻患者:内固定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康复锻炼要科学合理,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失败或影响骨折愈合,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配合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