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的危害和后遗症
近视手术存在术后感染极小概率风险、较常见干眼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视力回退、一些患者有夜间视力问题等情况,孕期女性一般不建议手术、青少年需谨慎评估手术必要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充分评估自身病情控制情况。
一、感染风险
近视手术属于有创操作,尽管目前手术器械及环境消毒等措施较为严格,但仍存在术后感染的极小概率风险。感染若发生,可能导致眼部炎症反应加重,严重时可影响角膜透明度,进而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一般而言,规范的术前准备及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几率,但仍需患者术后密切关注眼部症状,如出现眼痛、红肿、视力突然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二、干眼症状
术后干眼是较为常见的情况。近视手术会对角膜表面的神经纤维造成一定损伤,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导致患者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畏光等干眼症状。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表现,通常可通过使用人工泪液等药物辅助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恢复,甚至少数人可能转为慢性干眼状态,影响日常生活及用眼舒适度。
三、视力回退
部分患者在近视手术后可能出现视力回退现象。这主要与个体的眼部情况及术后用眼习惯等因素有关。例如,若患者本身近视度数处于不稳定状态,或术后仍长时间近距离过度用眼、用眼不卫生等,可能导致眼轴再次轻微变长或角膜形态发生一定变化,从而使近视度数有所回升,影响术后视力的长期稳定性。一般来说,通过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并指导患者合理术后用眼,可降低视力回退的发生风险。
四、夜间视力问题
一些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夜间视力下降相关症状,如眩光、光晕等。这是因为近视手术改变了角膜的形态,在夜间光线较暗的环境下,瞳孔扩大,可能导致光线经过角膜折射后出现异常,从而影响视觉质量,使患者在夜间开车、行走等活动时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多数患者的此类症状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轻,但仍有少数人可能持续存在一定程度的夜间视力困扰。
五、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情况
孕期女性:由于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因此一般不建议孕期女性进行近视手术,需待产后激素水平恢复稳定后再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通常尚未完全稳定,若过早进行近视手术,术后随着身体的发育及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度数再次加深的情况,故对于年龄较小、近视度数仍在快速变化的青少年,需谨慎评估手术必要性,优先建议通过合理用眼等非手术方式控制近视发展。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患者,手术可能引发免疫反应的波动或加重病情,因此这类患者在考虑近视手术前需充分评估自身病情控制情况,必要时需与风湿免疫科等相关科室会诊后再做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