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其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遭破坏,好发于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等,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最严重后果是骨折,可致身体外形改变、生活自理能力受影响及引发多种并发症等。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二、骨量与骨微结构相关情况
1.骨量方面
骨量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正常情况下骨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保证骨骼的强度和功能。当发生骨质疏松时,骨量会减少,使得骨骼变得薄弱。例如,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骨密度峰值2.5个标准差及以上,可辅助诊断骨质疏松。
2.骨微结构方面
骨微结构会遭到破坏,表现为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等,这进一步影响骨骼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使得骨骼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骨折。
三、好发人群及相关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老年人体内骨重建功能减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逐渐丢失。例如,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骨丢失加速,绝经后5-10年内骨量丢失速度较快;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功能衰退,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减少等,都使得骨代谢失衡,易患骨质疏松。
2.性别因素
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除了绝经后雌激素缺乏的因素外,女性一般骨量峰值低于男性,且女性一生经历月经、妊娠、哺乳等生理过程,会消耗一定的骨量储备,这都增加了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3.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长期钙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量的维持。例如,饮食中缺乏富含钙的食物,像奶制品、豆制品等,会导致机体钙源缺乏,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
运动方面:缺乏运动的人骨骼所受的机械应力刺激减少,骨重建活动减弱,容易出现骨量丢失。经常进行负重、抗阻等运动有助于刺激骨形成,维持骨量。
吸烟饮酒方面:吸烟会影响骨代谢,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活化,导致骨量丢失;过量饮酒会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还会影响骨骼的矿化过程,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4.病史因素
某些疾病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胃肠道疾病可能导致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进而影响骨健康;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会干扰骨代谢,引发骨质疏松。
四、骨质疏松的危害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手腕等。脊柱骨折可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等,影响身体外形和生活自理能力;髋部骨折会使患者长期卧床,引发肺炎、压疮、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手腕骨折也会给患者的日常活动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