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因椎间盘退变等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发腰部及下肢症状,病因包括椎间盘退变、损伤、妊娠、遗传,症状有腰痛、下肢放射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等,诊断靠病史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卧床、牵引、理疗、药物)和手术,预防要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腰部锻炼、控体重等,特殊人群中孕妇需护腰、老人定期体检并温和锻炼、儿童青少年避免腰部过度负重等。
一、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是因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在外力等因素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根,引发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的病症。
二、病因
1.椎间盘退变:是基本因素,随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易发生破裂。2.损伤:长期反复的腰部受力不当,如久坐、弯腰搬重物等,可加重椎间盘退变并引发突出。3.妊娠:孕期女性韧带松弛,增大的子宫使腰部负担加重,易致腰椎间盘突出。4.遗传因素:部分家族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遗传特质有关。
三、症状
1.腰痛:多为首发症状,疼痛可局限于腰部,也可放射至臀部等部位。2.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如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等)出现麻木、疼痛,咳嗽、打喷嚏时症状常加重。3.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鞍区感觉异常等马尾综合征表现。
四、诊断
1.病史与体格检查:医生询问患者症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腰部及下肢的体格检查,如直腿抬高试验等。2.影像学检查:-X线:可观察脊柱侧弯、椎体骨质增生等情况,辅助判断病情。-CT: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等。-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准确显示椎间盘突出及脊髓、神经受压程度。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严格卧床休息,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增加椎间隙宽度,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理疗:通过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相关抗炎镇痛药物)减轻疼痛与炎症。2.手术治疗:适用于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患者。
六、预防
1.保持正确姿势:日常保持良好坐姿与站姿,避免久坐久站。2.加强腰部锻炼:通过小燕飞、五点支撑法等锻炼腰部肌肉,增强腰部稳定性。3.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腰部负担,合理控制体重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风险。4.避免腰部外伤:搬运重物时应注意正确姿势,防止腰部突然受力受伤。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注意腰部护理,避免过度劳累,可适当进行轻柔的腰部舒展活动,因孕期韧带松弛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2.老年人:定期体检关注腰椎健康,适当进行温和的腰部锻炼(如慢走等),避免剧烈腰部运动,随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加剧,需格外关注腰部状况。3.儿童青少年: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培养良好坐姿,防止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腰椎过早出现退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