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可尝试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按摩、拔罐、艾灸等方法去除体内湿气。其中,饮食应多吃排水食物、避免生冷食物、少吃盐;生活中要适量运动、注意保暖、避免潮湿环境;按摩可着重丰隆穴、承山穴;拔罐可采用留罐法和走罐法;艾灸可选中脘穴、神阙穴等穴位。
1.饮食调整:
多吃排水食物:如薏仁、红豆、绿豆、冬瓜、西瓜等,促进身体代谢排水。
避免生冷食物: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少吃盐:吃太多盐会导致身体留存大量水分,影响身体排除多余水分。
2.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注意保暖:“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入侵身体。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等。
避免潮湿环境: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3.按摩祛湿:
丰隆穴: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
承山穴:承山穴是祛湿大穴。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4.拔罐祛湿:
留罐法: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5-10分钟,然后将罐起下。
走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的部位涂一些凡士林等润滑剂,将罐吸上后,手握罐体,以调节好的频率,在皮肤表面往返推动,使所拔部位的皮肤不断地受到牵拉和挤压,直至皮肤潮红、充血,甚至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5.艾灸祛湿:
艾灸取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解溪穴。
艾灸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虽然可以帮助女性去除体内湿气,但每个人的体质和湿气情况不同,因此效果也因人而异。如果湿气问题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