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是因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致生长发育受阻出现体重低下、消瘦、生长迟缓或水肿等表现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病因含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加,分类有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临床表现对应各分类有相应表现,评估方法靠身高体重测量结合指标依标准综合评估,危害包括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降低、智力发育受影响,预防措施有合理喂养、定期体检、防治相关疾病,特殊人群提示涉及早产儿需个性化喂养及有基础疾病儿童要注重营养支持等。
一、定义
儿童营养不良是因能量和(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致生长发育受阻,出现体重低下、消瘦、生长迟缓或水肿等表现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二、病因
(一)摄入不足
婴幼儿期喂养方式不当,如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合适辅食;儿童期膳食结构不合理,长期摄入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匮乏的食物。
(二)消化吸收障碍
消化系统先天畸形(如唇腭裂)、慢性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疾病,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三)需要量增加
儿童处于快速生长期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多,若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则易引发营养不良,如青春期儿童。
三、分类
(一)体重低下
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反映儿童近期急性或慢性营养缺乏。
(二)生长迟缓
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体现儿童长期慢性营养缺乏。
(三)消瘦
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由皮下脂肪减少所致,表现为皮肤干燥、松弛等。
四、临床表现
(一)体重低下
儿童体重较正常同龄人低,可能伴随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表现。
(二)生长迟缓
身高增长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体格发育偏离正常曲线。
(三)消瘦
皮下脂肪减少,患儿呈现骨瘦如柴状态,肌肉不发达,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
五、评估方法
通过身高、体重测量,结合年龄别体重(反映近期营养状况)、身高别体重(评估当前营养与身高的匹配情况)、身高别年龄(判断长期生长趋势)等指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或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进行综合评估。
六、危害
(一)生长发育受阻
影响骨骼、肌肉等正常发育,导致身高、体重落后于同龄人。
(二)免疫力降低
使儿童易患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且感染后恢复时间延长。
(三)智力发育受影响
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干扰大脑发育,对儿童的认知、学习能力等产生不利影响。
七、预防措施
(一)合理喂养
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保证辅食包含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等,确保营养均衡。
(二)定期体检
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干预。
(三)防治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影响营养摄入的疾病,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需尽早手术矫治,慢性腹泻等疾病要规范治疗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八、特殊人群提示
(一)早产儿
需根据其生长发育需求制定个性化喂养计划,可能需额外补充母乳强化剂等特殊营养补充剂,且喂养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长指标。
(二)有基础疾病儿童
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要注重营养支持,根据病情调整膳食结构,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但需避免过度依赖营养补充而忽视基础疾病的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