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是假性近视
可通过散瞳验光鉴别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有裸眼视力波动、矫正视力较好、眼部主观疲劳症状反复及调节功能异常等表现,儿童青少年因眼部调节能力强等更易出现,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风险,家长需关注儿童青少年用眼情况,及时鉴别处理以降低发展为真性近视风险
一、视力检查与验光
1.散瞳验光: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等原因引起的睫状肌痉挛导致的近视现象,通过散瞳验光可鉴别。散瞳验光能使睫状肌麻痹,若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呈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那很可能就是假性近视。因为正常情况下,睫状肌痉挛时会让晶状体变凸,导致近视度数出现,散瞳解除痉挛后,这种因痉挛引起的近视就会消失。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对大量疑似近视患者进行散瞳验光后,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经此检查被判定为假性近视,这一比例与用眼过度等因素导致睫状肌痉挛的发生率相关。
2.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假性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可能会有波动,在经过适当休息等情况后可能会有所提高。同时,其矫正视力通常较好,通过简单的休息或放松眼部肌肉等方式,视力能有明显改善。比如一些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学生,出现视力下降情况时,经过短暂休息后再测视力,矫正视力有提升,就需要考虑假性近视的可能。
二、眼部疲劳表现
1.眼部主观症状:假性近视患者往往会有较为明显的眼部疲劳症状,如眼睛酸胀、干涩、视物模糊等情况容易反复出现。这是因为睫状肌持续痉挛,眼部肌肉得不到放松,就会引发这些不适。像长期进行高强度近距离用眼的人群,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的办公族,更容易出现这种因睫状肌痉挛导致的眼部疲劳相关症状,进而需要考虑假性近视的可能。
2.调节功能检查:通过调节功能检查也能辅助判断假性近视。例如进行调节灵敏度检查等,假性近视患者的调节功能会出现异常,表现为调节紧张等情况。相关研究显示,假性近视患者在调节功能方面与真性近视患者有明显区别,通过专业的调节功能检查仪器可以检测出这种差异,从而帮助鉴别假性近视。
三、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影响
1.不同年龄特点: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由于其眼部调节能力较强,更容易出现因用眼不当导致的睫状肌痉挛,从而引发假性近视。比如小学生如果长期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过长时间的近距离学习等,就较易出现假性近视情况。而成年人相对来说,眼部调节功能相对稳定,但如果长期过度用眼等也可能出现类似睫状肌痉挛的情况,但相对儿童青少年来说比例可能不同。
2.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学习或工作环境光线不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假性近视的发生风险。例如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人群,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睫状肌持续收缩,更容易出现睫状肌痉挛,进而发展为假性近视。所以在鉴别假性近视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生活方式因素,如用眼时长、用眼环境等。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儿童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视力波动、眼部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来鉴别是否为假性近视。因为儿童青少年的眼部还在发育阶段,假性近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发展为真性近视,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等,以降低假性近视的发生风险,同时也能在发现疑似情况时及时进行鉴别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