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会引发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相关等多种疾病。在消化系统可致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在免疫系统易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在代谢方面会造成肥胖或消瘦、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且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受影响情况各有不同。
一、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1.胃肠功能紊乱:中医理论中,脾虚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失调等。从现代医学角度,长期脾虚可能使胃肠道的消化酶分泌异常,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例如,多项研究表明,脾虚患者常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与脾胃运化无力有关,进而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交替出现的情况,且这种胃肠功能的异常可能会随着脾虚的持续而加重,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对于儿童来说,长期脾虚可能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影响,因为胃肠对营养的吸收不佳会限制身体的营养供应;对于老年人,脾虚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会加剧其营养状况的恶化,增加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2.慢性胃炎:脾虚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脾虚会使脾胃的防御能力下降,胃黏膜的修复和抵御外界致病因素的能力减弱。临床研究发现,很多慢性胃炎患者存在脾虚的证型,长期的脾虚状态会导致胃黏膜长期处于一种受损且难以修复的状态,炎症持续存在并可能逐渐加重。在不同年龄段中,儿童若长期饮食不节等导致脾虚进而引发慢性胃炎,会影响其正常的消化功能和生长;老年人本身脾胃功能渐弱,若再因脾虚诱发慢性胃炎,会进一步影响其营养的获取,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
二、免疫系统相关疾病
1.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成不足,人体的正气亏虚,对外界病邪的抵御能力下降。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脾虚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等,从而容易遭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若长期脾虚,更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老年人脾虚后免疫功能进一步衰退,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其心肺等重要脏器的负担,可能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三、代谢相关疾病
1.肥胖或消瘦:脾虚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一方面,脾虚导致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下降,若运化无力,可能使人体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出现痰湿内蕴,进而引发肥胖;另一方面,若脾虚同时伴有消化吸收不良,也可能导致人体消瘦。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长期脾虚导致的代谢异常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体重异常,如过度肥胖影响身体机能发育或过度消瘦影响正常生长;老年人脾虚引起的代谢紊乱可能导致体重不稳定,且由于其基础代谢率下降等因素,肥胖或消瘦带来的健康风险更高,如肥胖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消瘦则可能加重营养不良等问题。
2.糖尿病前期:从中医角度,脾虚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津液代谢,进而影响糖代谢。现代研究发现,脾虚状态下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降低,糖代谢出现异常,容易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在不同性别中,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性别差异导致脾虚引发糖尿病前期的显著不同,但不同性别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影响脾虚的发展和糖尿病前期的进展。例如,男性若长期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过度劳累等,可能加重脾虚对糖代谢的影响;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若出现脾虚,也可能影响糖代谢,增加糖尿病前期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