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在症状表现方面有疼痛相关(关节肌肉疼痛、腰背部疼痛)、身体感觉异常(怕冷畏寒、麻木感),伴随症状有睡眠问题、情绪变化,判断时需注意与正常产后生理现象区分、结合生活因素排查、考虑个体差异。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疼痛相关
1.关节肌肉疼痛:没出月子时若出现关节、肌肉疼痛需警惕月子病。常见为膝关节、手腕、肩膀等部位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能呈酸痛、刺痛等。科学研究表明,产后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若受风寒或过度劳累等因素影响,关节周围组织易出现炎症反应相关变化,导致疼痛。例如部分产妇产后过早接触冷水,风寒之邪易侵袭经络,引起关节肌肉疼痛。
2.腰背部疼痛:腰背部疼痛也是月子病常见表现之一。产后子宫收缩等生理变化会对腰背部肌肉、韧带等产生一定影响,若月子期间休息不当,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抱孩子姿势不正确等),加上身体虚弱,腰背部肌肉容易劳损,出现疼痛不适。
(二)身体感觉异常
1.怕冷畏寒:产妇没出月子时若比正常情况更易怕冷,即使在温暖环境中仍感觉畏寒,可能是月子病的表现。这与产后身体气血亏虚,卫外不固有关。产后气血耗伤,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肌表,导致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下降,从而出现怕冷畏寒症状。
2.麻木感:部分产妇可能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麻木感,如手部、脚部等。这可能是由于月子期间身体血液循环不畅,加上可能存在的神经受压迫等情况引起。产后身体虚弱,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若局部神经受到压迫(如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压迫神经等),就可能出现麻木症状。
二、伴随症状方面
(一)睡眠问题
月子期间若出现睡眠质量明显下降,如难以入睡、易惊醒等情况,也可能与月子病相关。因为身体不适(如疼痛、怕冷等)会影响产妇的睡眠,而长期睡眠不佳又会进一步影响身体恢复,形成不良循环。例如关节疼痛可能导致产妇在睡眠中因姿势不适而频繁醒来,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二)情绪变化
部分产妇没出月子时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等情绪变化。身体的不适症状可能会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导致情绪方面的改变。同时,产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本身也会对情绪有一定影响,若加上月子病带来的身体不适,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比如关节疼痛持续存在会让产妇心情烦躁,进而影响情绪状态。
三、判断的注意事项
(一)与正常产后生理现象区分
要注意区分月子病与正常产后生理现象。产后身体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如产后短期内可能会有轻微的腰背部酸痛等情况,这多是正常的生理恢复过程中的表现,与月子病不同。正常生理恢复的酸痛等一般程度较轻,且会随着身体逐渐恢复而缓解。而月子病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且有逐渐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的趋势。
(二)结合生活因素排查
需结合产妇月子期间的生活方式来判断。比如是否有过早接触冷水、过度劳累、保暖不当等情况。若产妇月子期间有这些不良生活行为,出现上述症状时更要警惕月子病。例如产妇月子里经常抱孩子过度劳累,同时又没有做好保暖,就更容易引发关节肌肉疼痛等月子病相关表现。
(三)个体差异考虑
不同产妇个体差异较大,判断月子病时要考虑个体的身体状况、产后恢复情况等。有的产妇身体基础较好,产后恢复相对顺利,出现异常症状时可能更需要警惕月子病;而身体基础较差的产妇,产后出现一些相对轻微的不适可能也需要关注是否与月子病有关。同时,产妇的年龄等因素也有影响,年轻产妇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不注意月子期间的保健,也可能较快出现月子病相关表现;年龄较大的产妇产后恢复相对较慢,出现不适时更要仔细排查是否为月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