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结石是睑结膜上由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压入变性产物形成的多发性坚硬黄点,其形成与眼部慢性炎症、用眼不卫生有关,临床表现有异物感、眼部刺激症状,可通过眼部检查和病史询问诊断,未突出且无症状时定期观察,突出有症状时可剔除,治疗后要注意眼部清洁等,有眼部慢性炎症病史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用眼环境。
一、眼结石的定义
眼结石是在睑结膜上的多发性坚硬的黄点,是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压入的变性产物,其实是结膜凝集物。当眼结石突出于结膜面时,会刺激角膜,产生异物感,甚至导致角膜擦伤、糜烂。
二、眼结石的形成原因
1.眼部慢性炎症:长期患有沙眼、慢性结膜炎等眼部慢性炎症疾病,会使睑结膜上皮细胞代谢紊乱,导致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变性的白细胞凝固形成结石。例如,沙眼患者由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眼部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容易引发眼结石。对于患有沙眼的患者,因为炎症持续存在,眼结石形成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积极治疗沙眼以降低眼结石发生的可能性。
2.用眼不卫生:不注意眼部清洁,经常用手揉眼睛等不良用眼习惯,会使外界的灰尘、细菌等容易进入眼部,参与结膜凝集物的形成过程。比如,一些长期在灰尘较多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若不注意眼部清洁,更容易出现眼结石相关问题。这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保持眼部卫生,减少眼结石形成的诱因。
三、眼结石的临床表现
1.异物感:当眼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时,患者会明显感觉到眼睛里有异物,仿佛有沙子等异物存在,这种异物感会比较强烈,尤其是在眨眼或眼球转动时,异物感可能会更加明显。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种异物感,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家长更加留意孩子是否有频繁揉眼等异常表现。
2.眼部刺激症状: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流泪、畏光等症状。眼结石刺激角膜会引起眼部的应激反应,导致结膜充血发红,泪液分泌增加从而流泪,强光下会出现畏光表现。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眼睛比平时更容易流泪,在阳光照射下眼睛会不舒服等情况。
四、眼结石的诊断方法
1.眼部检查:医生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部,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睑结膜上的黄白色凝结物,也就是眼结石。裂隙灯显微镜可以放大眼部结构,让医生准确判断眼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检查时的配合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家长协助下保持安静配合检查。
2.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眼部病史,包括是否有长期眼部炎症病史、用眼习惯等情况。通过了解病史有助于医生综合判断眼结石形成的原因,比如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曾经患有沙眼、是否经常揉眼等,从而为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五、眼结石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1.治疗方式:当眼结石没有突出结膜表面,没有引起明显症状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如果眼结石突出结膜表面,引起明显的异物感等症状,则需要在表面麻醉下,用消毒的针头或刀片将其剔除。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门诊操作。
2.注意事项
对于患者自身:在眼结石剔除后,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眼药水等药物预防感染。不同年龄的患者在用药和护理上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应选择适合儿童的温和眼药水,并且在护理时要防止儿童再次用手揉眼。
对于有眼部慢性炎症病史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患有沙眼的患者要规范治疗沙眼,控制眼部炎症,降低眼结石复发的风险。同时,要注意改善用眼环境,保持眼部卫生,减少眼结石的形成因素。
总之,眼结石是一种与眼部炎症和用眼卫生密切相关的眼部问题,通过了解其定义、形成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眼结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