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有多种症状,包括跟腱部位疼痛,运动中渐现并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加重;跟腱部位局部可能肿胀,程度因人而异;跟腱部位有僵硬感致踝关节活动受限,晨起明显;跟腱部位按压有明显压痛且定位准确;部分患者活动踝关节时会出现弹响或卡顿现象影响运动表现。
疼痛
典型表现:跟腱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跟腱部位的疼痛。在运动过程中,尤其是涉及踝关节活动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疼痛可能会逐渐出现并加重。例如,长期跑步的人,可能会在跑步一段距离后,感觉到跟腱部位有疼痛感。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酸痛、刺痛或钝痛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疼痛的感受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都是跟腱部位的不适。在儿童中,若出现跟腱炎,可能是由于运动过度等原因引起,疼痛同样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如走路、玩耍时可能会因疼痛而有所受限。女性在运动时若不注意运动方式,也容易引发跟腱炎导致疼痛,而男性从事高强度运动时也可能遭遇此情况。有跟腱炎病史的人群,在再次进行相关运动时,疼痛往往更容易发作。
晨起或休息后加重:患者在早晨起床后,足跟部可能会有僵硬感,并且跟腱部位的疼痛会比较明显,经过短时间活动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在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后又会再次加重。比如,一些患者早上起来下地行走时,会感觉到跟腱部位疼痛较为剧烈,走一会儿后稍有减轻,但如果继续行走较长时间,疼痛又会加剧。
肿胀
局部表现:跟腱炎患者的跟腱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现象。肿胀的程度因人而异,轻度肿胀可能只是局部跟腱部位有轻微的隆起,用手触摸能感觉到跟腱比正常时稍粗。严重时,肿胀会比较明显,跟腱周围的组织也可能会出现水肿,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的发红。例如,有些患者的跟腱部位明显肿胀,皮肤外观看起来比正常情况更饱满,甚至可能有一些炎症反应导致的轻微红肿表现。不同年龄层的患者肿胀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身体组织的特点,肿胀可能相对更易察觉一些,而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代谢等因素,肿胀消退相对较慢。女性和男性在肿胀表现上没有本质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关注自身外观变化,对肿胀的感受可能会更敏感一些。有跟腱炎病史的患者,再次发作时肿胀可能会比初次发作时更为明显。
僵硬
活动受限:跟腱炎会导致跟腱部位的僵硬感,使踝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患者在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时,会感觉到不灵活,比如踮脚或站立起来时可能会有困难。在早晨起床后,这种僵硬感通常会比较明显,随着活动的进行,僵硬感会逐渐缓解,但一般不能完全消失。对于儿童来说,跟腱炎引起的僵硬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和玩耍姿势,比如走路时可能会出现一瘸一拐的情况,因为踝关节活动不灵活导致步态异常。女性在日常活动中,如上下楼梯时,可能会因为跟腱僵硬而感到吃力,男性从事需要频繁踝关节活动的工作或运动时,也会受到跟腱僵硬的影响。有跟腱炎病史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僵硬感可能会逐渐加重,从而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压痛
定位准确:在跟腱的部位进行按压时,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的压痛。压痛的位置通常比较固定,一般是在跟腱附着于跟骨的部位或者跟腱的走行区域。用手指按压该部位时,患者能清晰地指出疼痛的位置,而且压痛感比较强烈。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压痛的感受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会因为疼痛而表现出哭闹、抗拒按压等反应,而成年人则能明确表达出压痛的位置和程度。女性在触摸自己跟腱部位时,会明显感觉到压痛,男性在进行相关检查时也能准确指出压痛的部位。有跟腱炎病史的患者,其压痛部位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有一定的变化,但总体还是集中在跟腱相关区域。
活动时弹响或卡顿
运动中的异常感觉:部分跟腱炎患者在活动踝关节时,可能会出现跟腱部位的弹响或卡顿现象。比如在行走或跑步过程中,会听到跟腱部位发出“咔嗒”声,或者感觉踝关节在活动时有突然的卡顿感,就好像跟腱被卡住了一样。这种弹响或卡顿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运动表现,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对于儿童来说,出现弹响或卡顿可能会使其对运动产生恐惧,不愿意进行正常的活动。女性在运动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其运动计划的执行,男性也可能会因为这种异常感觉而无法正常进行高强度运动。有跟腱炎病史的患者,在运动时更易出现弹响或卡顿现象,而且随着病情进展,这种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和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