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伤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是由外伤致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常见病因分机械、物理、化学性损伤,各有年龄、生活方式等相关因素,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和晶状体混浊,诊断靠眼部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或观察,预防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一、外伤性白内障的定义
外伤性白内障是由于眼球遭受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损伤或化学性损伤等外伤因素而引起的晶状体混浊。晶状体是眼睛内重要的屈光结构,正常情况下晶状体是透明的,当各种外伤导致晶状体的正常结构和代谢发生改变,使得晶状体蛋白变性、混浊,从而影响视力,就形成了外伤性白内障。
二、外伤性白内障的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影响
1.机械性损伤
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发生机械性损伤导致的外伤性白内障,因为儿童活动较为活泼,在玩耍等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眼部外伤。例如在儿童打闹时,可能会被玩具等击中眼部;而老年人眼部组织相对脆弱,在一些轻微的眼部碰撞等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晶状体混浊,但相对儿童来说,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从事一些高危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木工等,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较多的飞溅物、工具等,眼部受到机械性外伤的风险较高,从而增加了患外伤性白内障的可能性。
病史:如果有眼部既往外伤史,再次发生眼部外伤时,发生外伤性白内障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性别:一般来说,在相同的生活环境和职业暴露下,男性和女性发生外伤性白内障的概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一些特定的职业中,男性可能由于职业特点接触到更多的外伤风险因素。
2.物理性损伤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对物理性损伤的耐受和反应不同。例如,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导致的外伤性白内障,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的人群更易发病,老年人由于眼部晶状体长期受到紫外线等照射,晶状体老化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紫外线损伤而发生混浊;儿童如果长时间在户外且没有做好眼部防护,也可能因紫外线照射增加患外伤性白内障的风险。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户外工作且不注意眼部防晒的人群,如渔民、农民等,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眼部接受紫外线等物理性损伤的机会增多,患外伤性白内障的几率增加。
病史:如果眼部曾经有过对紫外线等物理因素敏感的情况,再次暴露时更易引发外伤性白内障。
性别:在相同的户外工作等生活方式下,性别对因物理性损伤导致的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没有显著差异。
3.化学性损伤
年龄因素:儿童如果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的机会较多,如在家中接触到不当存放的化学清洁剂等,可能因意外接触而导致化学性眼部损伤进而引发外伤性白内障;成年人如果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化学物质,如化工厂工人等,也面临相应风险,不同年龄阶段主要是接触化学物质的场景和频率不同。
生活方式:从事与化学物质相关职业的人群,如化工行业从业者,由于工作中频繁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发生化学性眼部损伤导致外伤性白内障的风险较高;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化学品保管和使用的人群,也可能因意外接触化学物质而患病。
病史:有眼部化学物质接触史的人群,再次接触化学物质时更易发生外伤性白内障。
性别:在相同的化学物质接触职业或生活场景中,性别对化学性损伤导致的外伤性白内障发生无明显差异。
三、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1.视力下降:这是最常见的表现,由于晶状体混浊影响了光线的折射和传导,导致患者视力逐渐下降。对于儿童来说,可能表现为对周围物体的关注度降低、视物模糊等;成年人则可能自觉看东西不如以前清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如开车、阅读等。
2.晶状体混浊表现
不同外伤类型导致的混浊特点:机械性外伤导致的晶状体混浊可能呈现不同的形态,如裂隙伤可能导致晶状体局部混浊;化学性损伤导致的晶状体混浊可能有其特定的颜色改变等特征;物理性损伤如紫外线导致的晶状体混浊可能在晶状体的特定部位出现混浊灶等。
四、外伤性白内障的诊断
1.详细眼部检查
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等检测患者的视力情况,明确视力下降的程度;眼压检查,了解眼内压力是否正常,因为外伤性白内障可能伴随眼压异常情况;裂隙灯检查,可直接观察晶状体的混浊情况,包括混浊的部位、范围、形态等,这是诊断外伤性白内障的重要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眼部B超等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情况,可辅助了解眼部其他结构是否有损伤以及晶状体混浊对眼部结构的影响等。
五、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为主:当外伤性白内障影响视力且达到一定手术指征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根据外伤的严重程度、晶状体混浊情况以及患者的视力需求等综合判断。例如,对于一些外伤性白内障,如果晶状体混浊严重且明显影响视力,应尽早考虑手术;但如果外伤同时伴有其他严重眼部损伤,可能需要先处理其他损伤后再考虑白内障手术。
2.非手术情况的观察:对于一些轻微的外伤性白内障,如果晶状体混浊程度较轻且对视力影响不大,可能需要密切观察,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监测晶状体混浊的变化情况。
六、外伤性白内障的预防
1.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措施
儿童: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监管,避免儿童接触危险物品和进行危险活动,如在儿童玩耍时远离尖锐物品、避免打闹时眼部受到撞击等;同时,在儿童户外活动时,要做好眼部防护,如佩戴合适的儿童太阳镜,防止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对眼部的损伤。
成年人: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化工工人等,要严格遵守职业安全规范,佩戴合适的眼部防护装备,如护目镜等,防止机械性、化学性等外伤;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眼部,避免眼部受到外伤。
老年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行动安全,避免摔倒等导致眼部外伤;同时,在户外活动时也要注意眼部防晒,可佩戴宽边帽子、太阳镜等,减少紫外线对眼部晶状体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