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是常见手部关节疾病,因腱鞘机械性摩擦致慢性无菌性炎性改变,有屈肌腱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等类型,发病与过度劳损、外伤、疾病因素有关,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需合理使用手部、加强锻炼、注意保暖预防,治疗分保守治疗(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症状严重保守无效时需手术。
一、腱鞘炎的定义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及关节疾病,是指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性改变。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两层之间有一空腔即滑液腔,内有腱鞘滑液。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结合,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当手部活动频繁,如长期打字、织毛衣等,肌腱和腱鞘之间反复摩擦,就容易引发腱鞘炎。
二、腱鞘炎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1.屈肌腱腱鞘炎
弹响指和弹响拇:多发生于拇指、中指等手指。患者在屈指或伸指时,手指常出现弹响或卡顿现象,严重时手指屈伸活动受限。例如,拇指屈肌腱腱鞘炎,患者在弯曲拇指时,会感觉有一个“疙瘩”卡住,需要用另一只手帮助才能伸直,然后会突然弹开并伴有弹响。这种情况在长期用手劳作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如手工劳动者、乐器演奏者等。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长期从事手部精细劳作的中青年人更为多见。
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处疼痛、压痛,可伴有局部肿胀。患者腕部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在腕部桡侧屈伸时明显。例如,当患者做拧毛巾、端杯子等动作时,疼痛会加重。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手部活动特点以及特殊的手部姿势使用有关,比如长期抱孩子、做家务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三、腱鞘炎的发病原因
1.过度劳损
手部频繁活动:长期反复使用手部进行相同动作是导致腱鞘炎的重要原因。如长时间打字、使用鼠标、织毛衣等,手部肌腱在腱鞘内不断来回摩擦,引起腱鞘充血、水肿,逐渐发生纤维变性,导致腱鞘狭窄,进而引发腱鞘炎。以长期打字的办公族为例,由于手指频繁快速地敲击键盘,手指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摩擦持续存在,增加了腱鞘炎的发病几率。
体力劳动: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手部肌腱承受的压力较大,也容易出现腱鞘炎。比如建筑工人,在搬运重物、挥舞工具等过程中,手部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容易引发腱鞘炎。
2.外伤
手部受到急性外伤后,如扭伤、挫伤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腱鞘受损,引发炎症反应。例如,手部遭受外力撞击后,肌腱和腱鞘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容易诱发腱鞘炎。
3.疾病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关节滑膜,也可能影响到腱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炎症可蔓延至腱鞘,导致腱鞘炎症、增厚,引起腱鞘炎。据相关研究,约有一定比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并发腱鞘炎。
感染:少数情况下,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腱鞘,也可引发腱鞘炎。例如,手部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腱鞘,引起化脓性腱鞘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四、腱鞘炎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压痛检查:医生会按压可能发生腱鞘炎的部位,如屈肌腱腱鞘炎患者在相应肌腱经过的部位有明显压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桡骨茎突处有固定压痛。
特殊试验:对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有芬克斯坦试验。具体操作是患者拇指屈曲,然后将手尺偏,若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则为芬克斯坦试验阳性,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对于屈肌腱腱鞘炎,可通过屈伸手指观察是否有弹响及卡顿现象来辅助诊断。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腱鞘的形态、厚度以及肌腱的情况,能发现腱鞘是否有增厚、积液等改变,对于早期腱鞘炎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例如,超声下可以看到腱鞘炎患者腱鞘增厚,肌腱周围有积液等表现。
X线检查:X线主要用于排除其他骨骼疾病,如是否有骨质增生、骨折等情况。虽然腱鞘炎在X线上没有特异性表现,但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例如,当患者出现手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通过X线检查可以排除手部骨骼的病变,如是否有骨关节炎等导致的类似症状。
五、腱鞘炎的预防措施
1.合理使用手部
注意工作姿势:长期从事手部劳作的人群,要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比如打字时,键盘和鼠标应放置在合适的高度,手臂自然下垂,手腕保持平直,避免手腕过度弯曲或伸展。这样可以减少手部肌腱与腱鞘之间的异常摩擦。
定时休息: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定时休息,活动手部和手腕,做一些简单的屈伸、旋转等动作,缓解手部肌肉和肌腱的疲劳。一般建议每隔1小时左右休息5-10分钟,可以活动手指、手腕,做握拳、伸指等动作,促进手部血液循环。
2.加强手部锻炼
进行手部伸展运动: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手部伸展运动,如双手握拳后再慢慢伸展手指,尽量将手指伸直,保持几秒钟后再握拳,重复多次;也可以双手手指交叉,然后向外伸展,拉伸手部肌腱和韧带。通过这些运动可以增强手部肌腱和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腱鞘炎的发生风险。
力量训练:适当进行手部力量训练,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练习,增强手部肌肉力量,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肌腱和腱鞘。但要注意训练强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手部损伤。
3.注意手部保暖
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手部血管收缩,影响手部血液循环,增加腱鞘炎的发病几率。因此,要注意手部保暖,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或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时,可以佩戴手套等保暖物品。例如,在冬季外出时,戴上保暖手套,防止手部受寒。
六、腱鞘炎的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休息:发病后首先要让手部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进行引起疼痛的活动,让受损的肌腱和腱鞘有机会恢复。例如,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应减少手腕的活动,避免拧毛巾、提重物等动作。
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手部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够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例如,屈肌腱腱鞘炎患者通过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腱和腱鞘的水肿。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手部按摩,按摩可以缓解手部肌肉紧张,改善肌腱和腱鞘的血液循环。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损伤。
针灸:针灸对于腱鞘炎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手部经络气血,达到消炎止痛、缓解症状的目的。不过针灸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口服布洛芬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过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保守治疗通过休息、物理治疗等可能就可以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腱鞘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是切开狭窄的腱鞘,解除肌腱的卡压,恢复肌腱的正常滑动。例如,对于严重的屈肌腱腱鞘炎,经过长时间保守治疗无效后,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是有创操作,术后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术后康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总之,腱鞘炎是一种与手部过度劳损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了解其定义、表现、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