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狭窄并不一样,二者在定义、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均存在差异。
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多由外伤、劳损或退行性变引发,主要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咳嗽或弯腰时可能加重。而腰椎狭窄是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因退变、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因素导致空间狭窄,压迫神经,典型表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弯腰或休息后缓解。治疗上,腰椎间盘突出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卧床休息、理疗、牵引等,严重者需手术摘除髓核;腰椎狭窄轻症可保守治疗,重症则需手术扩大椎管,解除神经压迫。
二者虽均属腰椎退行性疾病,且可能同时存在,但本质不同,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明确诊断,再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