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和骨质增生本质上并无区别,二者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表述。
骨质增生是医学术语,指骨骼在长期应力刺激或退行性改变下,局部骨组织发生异常增生,形成骨性突起,属于人体自我修复的代偿性反应。而骨刺是民间俗称,因其增生部位形似“刺”状突起而得名,实际形态可能为尖状、波浪状或片状,并非所有增生都呈尖锐形态。
二者均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发生于颈椎、腰椎、膝关节等负重或活动频繁的关节部位,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影像学检查(如X光)中,二者均表现为骨边缘的异常凸起。
治疗上,二者也遵循相同原则,轻度以缓解症状为主,通过药物(如布洛芬)镇痛、物理治疗或功能锻炼改善;严重者若压迫神经或血管,则需手术去除增生组织。因此,骨刺与骨质增生是同一概念的不同称呼,无需刻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