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引起腰背痛原因包括椎体微结构破坏、椎体压缩变形、骨转换加速等。
1.椎体微结构破坏
骨质疏松导致骨量减少、骨小梁变薄断裂,椎体内部支撑结构受损。在站立或坐姿时,椎体需承受上半身重量,微骨折逐渐累积,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骨膜刺激,表现为持续性腰背酸痛,尤其在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可能短暂缓解,但长期负重会加剧疼痛。
2.椎体压缩变形
椎体高度丢失导致脊柱后凸畸形(驼背),使腰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以维持平衡,肌肉疲劳和痉挛进一步加重疼痛。同时,变形椎体可能压迫周围神经或软组织,产生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
3.骨转换加速
骨质疏松患者骨吸收速度超过骨形成,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会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直接刺激骨膜和周围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此外,骨转换过快还会导致骨硬度下降,增加微损伤风险,形成疼痛-活动减少-骨量进一步丢失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