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其分类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等。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此类青光眼在亚洲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眼球结构上,前房角狭窄,当瞳孔散大或周边虹膜堆积时,容易阻塞房角,使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处停留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急性发作。
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眼压升高时房角始终保持开放,但房水流出通道发生病变,导致房水排出受阻。部分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
3.继发性青光眼
由眼部其他疾病、全身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如眼部外伤、葡萄膜炎、白内障膨胀期、糖尿病等,可通过影响房水的生成、排出或改变眼球内的结构,导致眼压升高。
4.先天性青光眼
多由胎儿发育过程中眼球房角结构发育异常所致。患儿出生后或婴幼儿期即可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眼球可能增大。
常用的降眼压药物有缩瞳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等。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早期青光眼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激光治疗。如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适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