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失眠方可能包括龙胆泻肝汤、归脾汤、黄连温胆汤、交泰丸、酸枣仁汤等。
1、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以龙胆草、黄芩、栀子为核心,通过清泻肝胆实火、利湿热改善因肝火上炎引发的头痛、耳鸣、失眠。适用于烦躁易怒、口苦目赤者,但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空腹服用以防损伤胃气。
2、归脾汤
归脾汤以黄芪、酸枣仁、龙眼肉为主,通过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针对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肝火旺盛或痰热内扰者禁用。
3、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以黄连、半夏、竹茹为君药,通过清热化痰、调和肝胆改善痰热内扰型失眠。适用于胸闷嗳气、纳呆便溏者,能缓解因情绪波动引发的睡眠障碍,安全性高且副作用少。
4、交泰丸
交泰丸以黄连、肉桂寒热并用,通过清心火、温肾阳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针对心悸怔忡、健忘、口腔溃疡等症状,阴虚火旺者可加生地黄、玄参,心阴虚者可配麦冬、五味子。
5、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以酸枣仁、茯苓、知母为君,通过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改善虚劳虚烦不得眠。适用于心悸盗汗、头目眩晕者,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镇静催眠、调节免疫作用,但孕妇、过敏者禁用。
中医治疗失眠强调辨证施治,需根据个体体质与症状选择方剂。若失眠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情绪低落、体重骤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饮食,保持规律作息,睡前可泡脚或听轻音乐辅助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