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间咳嗽可能是生理原因、过敏、胃食管反流、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原因
小儿的呼吸道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黏膜较为娇嫩,夜间睡眠时,空气相对干燥,或室内温度过低,会对呼吸道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咽喉部不适,从而引起咳嗽。另外,小儿的咳嗽反射功能还不完善,夜间平躺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容易积聚,刺激咽喉和气管,引发咳嗽,这是身体排出分泌物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
2.过敏
如果小儿属于过敏体质,夜间接触到床上的尘螨、枕头上的羽绒或化纤材质、室内的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后,可能会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原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进而引发咳嗽。这种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部分小儿可能还会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
3.胃食管反流
小儿的胃容量较小,且胃的贲门括约肌发育尚未完善,夜间平躺睡觉时,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甚至咽喉部。反流的胃酸等物质会刺激咽喉和气管,引起刺激性咳嗽。这种咳嗽通常在夜间平卧时加重,坐起或站立后可能会有所缓解,部分小儿还可能伴有吐奶、反酸、腹胀等表现。
4.感染
当小儿受到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呼吸道黏膜会出现炎症反应,产生大量分泌物。夜间睡眠时,由于体位的改变,分泌物容易刺激气管和支气管,导致咳嗽加重。感染引起的咳嗽多伴有痰液,可能为白色黏痰或黄色脓痰,部分小儿还会出现发热、精神不佳、食欲下降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