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腰椎CT需重点关注腰椎椎体、椎间盘、椎管与侧隐窝、韧带、周围软组织等关键结构,结合影像表现判断病变。
1.腰椎椎体
观察椎体边缘是否有骨质增生(骨刺)、椎体是否变扁或楔形改变(提示骨折),以及椎体密度是否均匀(高密度可能为钙化,低密度可能为骨质疏松或肿瘤)。正常椎体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无明显突起或缺损。
2.椎间盘
查看椎间盘是否超出椎体边缘(膨出)、局部突出或脱出,以及是否压迫周围神经或硬膜囊。正常椎间盘密度均匀,与椎体边缘平齐;突出时可见局部软组织影突向椎管,可能伴随硬膜囊受压变窄。
3.椎管与侧隐窝
测量椎管前后径(正常≥12mm,<10mm为狭窄),观察侧隐窝是否变窄(正常≥5mm)。若椎管内有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会导致椎管狭窄,影像上显示椎管空间缩小,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4.韧带
重点看黄韧带是否肥厚(正常≤5mm)、后纵韧带是否钙化。韧带肥厚或钙化会占据椎管空间,影像上表现为条索状高密度影,是椎管狭窄的常见原因。
5.周围软组织
观察腰椎周围是否有软组织肿胀、脓肿或肿瘤等异常密度影。例如,椎间盘突出伴随局部炎症时,周围软组织可能出现模糊的低密度影,提示水肿或渗出。
腰椎CT的解读需要结合各结构的正常与异常表现综合判断,上述内容仅为基础观察要点,具体病变还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分析。拿到报告后切勿自行对号入座,应及时咨询骨科或放射科医生,明确诊断后再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避免因误判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