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三联征包括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角膜水肿、前房浅等。
1.眼压升高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在青光眼患者中,由于房水循环受阻等原因,眼内房水不能正常排出,导致眼压持续升高。正常眼压一般在10-21mmHg,青光眼患者眼压常超过此范围。长期高眼压会压迫视神经,造成视神经损伤,进而影响视力。
2.视神经萎缩
持续的高眼压是导致视神经萎缩的主要原因。视神经就像连接眼球和大脑的“电缆”,高眼压会破坏视神经的纤维,使其逐渐萎缩。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野缺损,随着病情进展,视力会逐渐下降,严重时可致失明。通过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可发现视神经萎缩的迹象。
3.视野缺损
随着视神经受损,患者的视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早期可能只是周边视野出现小的暗点,不易被察觉。随着病情发展,暗点逐渐扩大,视野范围不断缩小,最终可能导致管状视野,即只能看到正前方很窄范围内的物体,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动能力。
4.角膜水肿
当眼压急剧升高时,会影响角膜的正常代谢和营养供应,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受损,水分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引起角膜水肿。此时患者会感觉眼睛疼痛、视物模糊,角膜可呈现雾状混浊,严重时可影响对眼底的观察和诊断。
5.前房浅
部分青光眼患者,尤其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会出现前房变浅的情况。前房是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空间,前房浅会使房角变窄,影响房水的流出通道,进一步加重眼压升高。通过裂隙灯检查可清晰观察到前房的深度和房角的情况。
若出现眼睛胀痛、头痛、视力突然下降、看灯光周围有彩虹圈等症状,可能提示青光眼发作,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