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肠胃湿气重的方法包括多吃祛湿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规律饮食、适当运动、中医调理。
1.多吃祛湿食物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芡实、冬瓜、白扁豆等。薏米能够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红豆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芡实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冬瓜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白扁豆能健脾化湿。这些食物可以通过煮粥、煮汤等方式食用。
2.避免生冷油腻
肠胃湿气重的人要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以及油腻、甜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等。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湿气加重;油腻、甜腻食物难以消化,也会加重脾胃负担,使湿气内生。
3.规律饮食
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三餐规律。这样有助于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湿气的产生。
4.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年轻人身体机能较好,可以选择运动强度稍大的慢跑;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较为温和的运动。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至少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5.中医调理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可以选择艾灸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中脘是任脉上的穴位,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脾俞可健脾和胃、利湿升清。但孕妇、皮肤过敏者、高热患者等不宜艾灸。拔罐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湿气。常见的拔罐部位有背部的膀胱经等。但皮肤有破损、溃疡、过敏等情况,以及体质虚弱、孕妇等人群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