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鼻子不通气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调整室内温湿度、热敷鼻根部缓解肿胀、抬高头部减轻充血、清除鼻腔分泌物等。
1、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使用儿童专用生理性海水鼻喷剂,每日3-4次,每次每侧鼻腔喷1-2下。冲洗可软化并清除鼻腔分泌物、过敏原及病原体,尤其适用于鼻涕黏稠或鼻塞严重的宝宝。操作时让宝宝侧头,喷入上方鼻孔,分泌物会从下方鼻孔流出,用棉柔巾轻轻擦拭即可。
2、调整室内温湿度
保持室内温度22-25℃,湿度50%-60%,可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换水清洗)或放置湿毛巾。干燥空气会刺激鼻黏膜分泌更多黏液,加重鼻塞;湿度过高则易滋生霉菌,反而诱发过敏。冬季开空调时,可在暖气片上放一盆水增加湿度。
3、热敷鼻根部缓解肿胀
用温热(约40℃)的干净毛巾敷在宝宝鼻梁根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尤其对感冒引起的鼻塞效果明显。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宝宝皮肤。
4、抬高头部减轻充血
睡觉时将宝宝上半身垫高15-30度(可用枕头或毛巾折叠成斜坡),利用重力作用减少鼻腔血液回流,缓解鼻黏膜肿胀。避免直接抬高头部,可能压迫颈椎。此方法适用于夜间鼻塞影响睡眠的宝宝。
5、清除鼻腔分泌物
若鼻涕较稀,可用婴儿专用吸鼻器(如口吸式或电动式)轻柔吸出;若鼻涕干燥结痂,可先滴入1-2滴生理盐水软化,再用棉签轻轻卷出。操作时需固定宝宝头部,避免突然移动导致鼻黏膜损伤,切勿用指甲或硬物抠挖鼻腔。
若宝宝鼻塞伴随犬吠样咳嗽(提示喉炎)、血性分泌物、耳痛或听力下降,或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鼻塞,应立即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过敏原检测等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