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智商可以通过智力筛查量表、发育行为观察、神经心理评估、语言能力专项测试、适应性行为评估等进行检查。
1、智力筛查量表
通过语言、记忆、计算、空间推理等任务评估孩子认知水平。测试由专业心理医生或儿科医生操作,根据年龄调整题目难度,结果以智商分数或发育商呈现,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智力发育迟缓或超常。
2、发育行为观察
医生会观察孩子日常行为,如模仿能力、注意力持续时间、问题解决方式(如搭积木、拼图)以及社交互动(如眼神交流、回应名字)。若孩子对指令理解困难、缺乏探索欲或重复刻板动作,可能提示认知发育偏差,需结合量表结果综合判断。
3、神经心理评估
针对疑似学习障碍或注意力缺陷的孩子,会进行更细致的神经心理测试,包括执行功能(计划、组织能力)、工作记忆(短时信息处理)和感知觉整合(手眼协调)等维度。这类评估需1-2小时,能精准定位认知短板,为干预训练提供方向。
4、语言能力专项测试
语言是智力的重要体现,医生会通过图片命名、句子复述、故事理解等任务评估孩子词汇量、语法运用和逻辑表达能力。若孩子3岁仍只能说简单词语,或6岁无法完整讲述事件,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需进一步排查听力或神经系统问题。
5、适应性行为评估
通过家长问卷或直接观察,评估孩子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漱)、社交规则理解(如分享、等待)和情绪调节能力。适应性行为与智力水平密切相关,若孩子5岁仍无法独立完成基本自理,可能提示智力或自闭症倾向,需早期干预。
若孩子2岁仍无有意义词汇、3岁无法理解简单指令,或学龄期出现学习困难(如读写障碍、数学落后),应尽快到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就诊,避免错过3-6岁大脑可塑性较强的干预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