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降眼压、激光治疗防发作、前房穿刺快速减压、白内障手术改善结构、滤过性手术建立通道等。
1、药物治疗降眼压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需立即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或促进房水排出降低眼压。全身用药包括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利用高渗作用快速降低眼压。
2、激光治疗防发作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首选方法,通过激光在虹膜上造孔,沟通前后房压力,解除瞳孔阻滞,防止房角关闭。对于房角粘连范围较大的患者,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通过激光收缩虹膜根部,拉开粘连的房角。
3、前房穿刺快速减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若眼压过高且药物降眼压效果不佳,需紧急行前房穿刺术。通过针头或手术刀在角膜缘穿刺放出适量房水,迅速降低眼压,缓解眼球胀痛、头痛等症状。该操作需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术后需加压包扎并监测眼压变化,防止前房变浅或出血等并发症。
4、白内障手术改善结构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晶状体增厚会推挤虹膜向前,导致房角狭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去除增厚晶状体,加深前房,开放房角,降低眼压。研究显示,青白联合手术对房角关闭超过180°的患者效果显著,术后眼压控制率可达80%以上,同时能提高视力,减少抗青光眼药物使用。
5、滤过性手术建立通道
当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法控制眼压时,需行滤过性手术如小梁切除术。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组织,建立新的房水外引流通道,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间隙,降低眼压。术后需使用丝裂霉素C等抗代谢药物减少滤过道瘢痕化,并定期按摩眼球促进房水排出。对于难治性青光眼,可选择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通过植入人工引流装置持续引流房水。
若出现眼球剧烈胀痛、视力骤降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可在数小时内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