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牙龈肿痛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用冰袋等冷敷脸颊外侧、调整饮食避免辛辣过烫过硬食物选清淡温软食物,药物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孕妇哺乳期及儿童需谨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老年人要注重口腔卫生及时就医,若肿痛持续不缓解伴发热、面部显著肿胀、张口困难等需立即就医口腔科以防延误病情。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口腔清洁维护:保持口腔卫生是缓解牙龈肿痛的基础。可每日用温水或浓度约为0.9%的淡盐水漱口,淡盐水具有一定抑菌消炎作用,能减少牙龈局部细菌滋生,每次漱口时长维持30秒左右,可多次进行。例如,餐后及时漱口能清除食物残渣对牙龈的刺激,减轻炎症反应。
2.冷敷消肿止痛:取冰袋或干净冷毛巾包裹后,敷于肿痛牙龈对应的脸颊外侧,每次冷敷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每日可重复多次。利用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肿胀程度并缓解疼痛,但需注意避免冷敷时间过长导致皮肤冻伤。比如,冷敷时可垫一层薄毛巾与皮肤隔开。
3.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辛辣、过烫、过硬的食物,此类食物会对牙龈产生强烈刺激,加重肿痛症状。应选择清淡、温软的食物,像米粥、软面条、蒸蛋等,以降低对牙龈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利于牙龈炎症的缓解。
二、药物干预相关要点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与炎症,但特殊人群需谨慎对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该类药物,需在医生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用药;儿童应避免低龄使用,且需在成人监护下,于医生建议下考量是否用药及选择合适剂型。
三、特殊人群需关注的情况
若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牙龈肿痛可能影响血糖控制,需着重注重口腔卫生并及时就医,因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牙龈炎症易加重且不易恢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牙龈肿痛恢复相对迟缓,也应及时采取措施并留意病情变化,必要时尽快前往医院口腔科就诊。若牙龈肿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面部显著肿胀、张口困难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牙周脓肿、根尖周炎等较严重状况,需立即前往医院口腔科就诊,以防延误病情。